9/15 生技產業新聞

Share Button

出貨走強 台耀Q4營運拚高峰

工商時報/杜蕙蓉

台耀(4746)受惠新產線8月中投產,加上降磷酸鹽sevelamer、維他命二大產品出貨量增溫,9月起營收將轉強,第4季業績有機會攀登全年高峰下,法人預估台耀全年獲利仍可望大賺半個股本,躍居原料藥獲利王寶座。

積極整合上下游資源和加速國際併購案的台耀集團,旗下永耀鑫藥搶進大陸原料藥和藥品市場,而台康和台睿則分布生物相似藥、抗癌小分子新藥;另外,台新藥則於8月間合併日本Sosei集團旗下的全資公司Activus,並拿下感染性眼疾與發炎性眼疾的兩項適應症的新劑型新藥。

至於母體台耀除了專攻原料藥外,也規劃在蘆竹的D廠投資針劑廠,未來在上下游整合下,將可提供品牌客戶一次購足服務,目前預計開發高效價產品,包括抗癌、ADC、維他命D和眼藥水等產品。

7、8月營收連2個月跌破2億元大關的台耀,開發的降磷酸鹽產品sevelamer,雖早已坐穩全球最大的原料藥供應商,並囊括美國主要藥廠客戶;不過,由於印度藥廠Aurobindo捷足先登於7月取得藥證,加上台耀該兩月出貨以售價較低的歐洲為主,導致營運不如預期。該公司自結7月淨利僅1,900萬元,每股盈餘0.21元,法人預估,8月也維持低檔,所幸9月業績轉強,第3季EPS仍有機會超過1元。

法人表示,台耀目前除了sevelamer訂單成長外,高毛利率的維他命D產品,出貨量也從下半年開始增溫,且有2個新產品,其中日本客戶的產品雖在研發階段,但8、9月出貨量開始增加,而一產品屬全球性產品,準備進入商用化,出貨量有機會逐步放大。

台耀今年前8月營收16.4億元,年衰退率24%,上半年EPS 1.92元。法人認為,由於降磷酸鹽產品在美國、歐洲出貨暢旺,目前訂單能見度已到第4季,預期客戶很快即會取得藥證,且新增加一條產線投產,產能可增加1~2成下;第4季的營收和獲利將呈現強勁成長力道。

 

 

北極星-KY血癌新藥 臨床療效優於預期

中央社

北極星-KY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新藥ADI-PEG 20二期臨床試驗出爐,在預後最差的病人族群,有兩位病患完全緩解(CR),完全緩解率9.5%、疾病控制率(DCR)達42.9%。

北極星-KY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一種骨髓性造血芽細胞異常增殖的血液惡性腫瘤,也是成年人常見的急性白血病,特點是骨髓內異常芽細胞的快速增殖而影響了正常造血細胞的產生,發病率隨著人的年齡而增加。

北極星-KY指出,ADI-PEG 20單一用藥是與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治療復發或危險性高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病患,結果有兩位完全緩解CR的病患皆為69歲以上患者,其中一人還達到原本不正常的染色體,都恢復正常的CCR (Cytogenetic Complete Response)反應。

北極星-KY表示,ADI-PEG 20是一個療效佳而且副作用輕微的創新生物藥,由於作用機制不同於其他癌症用藥,安全性高,適合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

北極星-KY持續與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今年在台南成大醫院、高雄醫院、林口長庚等3家醫院啟動ADI-PEG 20加上血癌一線用藥Cytarabine的聯合用藥,治療復發或危險性高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病患臨床試驗,在使用安全劑量的6個血癌病患中,有3個病患癌細胞完全消失,完全緩解率高達50%,聯合用藥的試驗數據顯示,比單一用藥對病人的療效更佳。

北極星-KY認為,從目前已發表的試驗數據中可以看到,不論在肝癌、肺癌、肺間皮癌、胰臟癌和血癌的治療上,均顯示ADI-PEG 20聯合用藥較單一用藥有更佳的療效,與相對應的一線用藥聯合使用臨床試驗後,在多種不同癌症治療上都看到了較原來一線用藥有更好的療效。

 

 

〈鉅亨看世界〉藥廠的專利藥攻防戰

鉅亨網/編譯林懇

據《BioPharmaReporter》報導,面臨專利藥過期是多數藥廠的大問題,不但銷量會減少,利潤也會大幅下降。而最近就有瑞士羅氏大藥廠 Roche (RHHBY-US) 與其美國加州子公司 Genentech 的 Rituxan (MabThera 同名) 案例,可供消費者與藥廠參考,看如何延長專利藥的利潤期限。

據了解,羅氏的 Rituxan 癌症藥其實更能有效的治療多發性硬化症 (Multiple Sclerosis,MS),但羅氏從不用 MS 來行銷或登記其產品,以防專利過期。羅氏則創立了 MS 新藥物名為 Ocrevus,療程要價每年 6.5 萬美元,而 Rituxan 目前每年療程只要價 1 萬美元。使用 Rituxan 的患者需醫生同意便可購買此藥物。

學名藥 (Generic drugs) 的另外一個名稱,仿製藥 (Biosimilars)

透過專利過期的優勢,多家藥廠可以以低價位 (無須研發,配方以眾人皆知) 進入賺錢的醫療領域。《TheInvestor》提道,南韓藥廠 Celltrion (068270-KR) 的 Rituxan 學名藥 Truxima,今年 4 月剛剛上市就已迅速的進入歐洲市場,在英國與荷蘭都已侵蝕了 Rituxan 近 30% 的市佔率。

Rituxan 在歐洲營收為 26.7 億美元,而在英國營收則是 2400 萬美元,荷蘭營收貢獻 7100 萬美元。目前 Truxima 的售價為 Rituxan 的 6 成。

醫藥大廠瑞士藥廠諾華集團 Novartis (NVS-US) 今年 6 月也得到政府核准在美國上市 Rituxan 學名藥,更加的侵蝕羅氏的市佔,同時,羅氏股價也被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MS-US) 評級下調至「中立」(equal-weight)。

改良藥品 (Biobetters) 的來臨

專利藥也有「繼承者」的說法,如羅氏的 Rituxan「之子」就是名為 Gazyva 的藥物,在 2013 年則被核准可治療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據 Novel Health Strategies 的 Saurabh Aggarwal 提到,「Gazyva 是反 CD20 抗原,而 Rituxan 則是瞄準 CD20 抗原」,等於是換湯不換藥的「小改善」,並有機會在某些區塊繼取代 Rituxan 的地位。

最新的第三期臨床實驗資料在《TheFinancial》顯示,在未治療過的濾泡淋巴瘤 (follicular lymphoma) 病患裡,Gazyva 的無疾病存活期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 較 Rituxan 優。

雖然有學名藥的衝擊,但如果羅氏開始用替代的改良藥 Gazyva,則模仿 Rituxan 的藥廠可就白費力氣了。Biobetters 也將是對付 biosimilars 的利器之一。

以 Rituxan 的例子來說,學名藥廠商需創造改良藥品,但其他藥是否會有改良的可能那就得看專業度與研發能力了。當然,開發改良藥的程序在任何面向都比學名藥來的難,資金也都是以億美元起跳。

其他延長學名藥專利方案

另外,雖不算 biobetter 的改良藥,但藥廠也開始推出「皮下注射版本」的藥物,Rituxan 是由注射近 2.5 小時進入體內,而「皮下注射版本」的 Rituxan 則需 7 分鐘即可完成施打。羅氏藥廠事業群執行長 Daniel O’Day 說道,「皮下注射版本是個有效率的策略」,對抗學名藥。而羅氏 2017 年上半年則繳出較好的成績,整體集團營收成長了 5% 來到 272 億美元。

據《彭博》報導,肉毒桿菌製造商愛力根製藥 Allergan (AGN-US) 為了保護其治療乾眼症藥物 Restasis 專利過期,有意將專利轉讓給美國原住民 Saint Regis Mohawk 部落 (SRMT)。

而報導也指出,輝瑞 Pfizer (PFE-US) 為了對抗嬌生 Remicade 的學名藥 Inflectra,雖然便宜了 15%,但因嬌生與眾多醫療保險公司簽訂專屬合約,導致 Inflectra 目前的穿透力有限。

同時,Remicade 自 2011 年以來價格已成長近 64%。這也讓藥廠默克 Merck (MRK-US) 考慮是否該販售其便宜 35% 的 Remicade 學名藥。

羅氏集團執行長 Severin Schwan 在今年 7 月時也提道,已對美國 FDA 申請了近 16 項療程,而不斷的研發新藥物才是真正抵抗學名藥的基礎。同時,羅氏藥廠在一項推特調查裡也因涉及多領域,被票選為最能抵抗學名藥的藥廠。

知名藥廠 Abbvie (ABBV-US) 用訴諸法院的方式與三星 Bioepis 和富士軟片 (Fujifilm) 在學名藥上相抗衡。

靠紅血球生成素 (Epogen) 起家的生技龍頭安進集團 Amgen (AMGN-US) 則是被學名藥拖垮了營收,其 Neupogen、Epogen、Enbrel 都被學名藥廠如 Novartis 子公司 Sandoz 及三星集團 (005930-KR) 的 Samsung Bioepis 侵蝕。但 Amgen 的策略較特別,除了抗衡,更是要加入敵方陣營。除了上法庭維護自己的專利藥以外,Amgen 也創造學名藥來侵蝕競爭對手的市佔率,對 Abbvie 的專利藥 Humira 做出的學名藥 Amjevita 已在美國認證。

另外,嬌生 (Johnson & Johnson) (JNJ-US) 對於自己的專利藥 Remicade 受侵蝕卻不動如山,發表聲明表示會仰賴 Remicade 的品牌與聲譽,「醫師們對 Remicade 的安全性與有效性都給予信任」。

專利藥價格在成長,但多數藥廠宣稱會克制住漲幅。嬌生顯示數據證明自 2012 年以來其漲價範圍不超過 10%,同時 AbbVie、Allergan 都宣稱會克制漲幅。近期學名藥廠的競爭也導致銷售量較好的專利藥遇到專利過期而利潤瓦解的情況。去年銷售較好的藥物種類為癌症、風濕性關節炎、及糖尿病。

 

 

「生物藥」強勢崛起

遠見雜誌/陳培英

105年健保藥費總支出1701億元,其中癌症用藥322億,約占18%。隨著癌症用藥人數的增長,國內十大銷售藥物排行裡,半數屬於生物藥。原廠生物製劑與生物相似藥都屬於生物藥,其結構與生產方式比化學藥更複雜,如何進行規範並保障病友的知藥權與醫療選擇權,端賴政府加緊腳步因應。

藥品與我們的距離既近且遠,人人有吃藥經驗,某些人甚至需長期服藥,然而多數人用藥知識貧瘠。藥品的生產與管理從不是簡單的事,全球都有假藥流竄,台灣未能成為WHO正式會員,國際打擊不法藥品發布訊息時,我們未必能在第一時間接獲通知,唯有靠主動關注才能確保國人的用藥權益。

小分子vs.大分子,藥品基本概念

藥,分為小分子藥與大分子藥。

大家熟知的阿斯匹靈就是一種化學藥,它有21個原子,屬於小分子藥;用於改善生長遲緩的生長激素,約3000個原子組成,而單株抗體可達25000個原子,它們都屬生物藥。因此有人以腳踏車、汽車和飛機來比喻其相對大小與複雜度。

小分子藥即化學藥,是以化學合成方式製造。同一個有效成分第一個上市的產品稱為原廠藥(Originated brand-name Drugs),須通過第一、二、三期臨床試驗,具有專利期。當專利期一過,其他藥廠可仿製,只要通過BA/BE(生體可用率/生體相等性)試驗,證明同成分、同劑型、同含量、同療效即可上市,這就是學名藥(Generic Drugs)。

大分子藥即生物藥,是以生物技術開發,在動植物或微生物體內形成,例如為了製造一個治療性抗體(蛋白質),可經由生物技術製作一段特定序列的基因,在大腸桿菌植入此特定序列的基因,此大腸桿菌就能以自己的天然機制合成蛋白質,此合成之蛋白質即可用於治療疾病。同一個有效成分第一個上市的產品稱為原廠生物製劑(Brand-name Biological),須通過第一、二、三期臨床試驗,具有專利期。當專利期一過,其他藥廠可仿製,但須通過一個第三期臨床試驗才可上市,這就是所謂的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

雖是仿製,生物相似藥≠學名藥

學名藥、生物相似藥都是仿製,為何前者被視為與原廠藥「相同」,後者卻只算一個「相似」的生物製劑?

高雄榮民總醫院藥學部主任、大仁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李建立解釋,小分子藥可用儀器偵測化學結構、計算分子量,複製得一模一樣;但大分子藥結構複雜,任一角度偏差,就會有所不同;再者,生物製劑的來源是生命體,篩取有效基因放入生物體內讓其自行複製,一旦溫度、營養出現變數,結果就天差地別。另外,生物藥為胺基酸組成,有第一至第四級結構,複製品雖可複製完全一樣的胺基酸序列,但仍有許多因素左右第一至第四級結構,因而影響療效與副作用,想達到完全一樣的治療效果幾乎不可能。即使是原廠生物製劑,每批藥品皆需重新檢驗,要求比化學原廠藥嚴格,生物相似藥的門檻當然應比學名藥高。

既是仿製又標榜相似,自然不允許誤差值太大。國立陽明大學藥學系講師、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藥劑科副主任姜紹青指出,不論學名藥或生物相似藥,生體可用率(人體中藥品濃度變化)與原廠藥做比較,它們的90%信賴區間比較值落在80%至125%,實際差異值在5%以內。過低會降低療效,過高則衍生其他危機,例如藥品過量的危險。

生物藥常用於癌症、免疫、血糖控制

目前生物製劑的應用以風濕免疫科最熱門,主要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等。癌症腫瘤科也用得極多,以往癌症用藥採全面攻擊,擊殺癌細胞的同時也傷及正常細胞,導致掉髮、嘔吐、虛弱等副作用,而今癌症標靶藥精準度高,有生物製劑也有化學藥,專門針對癌細胞阻斷表面各樣生長訊息接受器或阻止血管增生,使之不易擴散,甚至提早凋亡;也有在大分子藥帶小分子藥的雙重攻擊下,抗癌效果更顯著。

新陳代謝科治療高血糖、高血脂時也可能使用生物製劑。人類胰島素是開發最早的生物製劑,生物科技將人類胰島素基因成功植入大腸桿菌,取代之前從動物身上取得的胰島素。1982年第一個生物科技製造的人類胰島素獲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US FDA)核准上市。有些患者血脂異常,化學藥的療效有限,生物製劑卻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降幅從40%提升至70%。

紅血球生成刺激劑可用來改善單純貧血,或因慢性腎衰竭、癌症化療所引起的貧血;還有生長激素、B肝的治療,都因生物藥而帶來曙光。當原廠生物製劑專利陸續到期,未來將有更多生物相似藥問世,提供更多選擇。

命名規範,攸關管理與用藥安全

藥品名稱有三種,分別是成分名(學名)、商品名(廠商命名)、化學名(化學式)。對命名做規範,是希望藥品上市後的安全監視能做得更確實。尤其生物相似藥,它與原廠生物製劑相似卻不相同,如何命名才能讓醫師開處方時清楚判定、藥師調劑時達到正確核對、病人用藥後若有副作用可通報正確產品,各國做法不盡相同。

目前生物藥都有商品名。歐洲藥物管理局(EMA)是以「生物製劑的商品名」加「批號」來標示,通常「商品名」可以指向獨特產品,而每次製造不同批次的藥品,則批號會改變,一旦發現問題可迅速針對某批藥做下架回收。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US FDA)是以「生物製劑的學名」加「4個隨機小寫字母」來標示。日本醫藥品醫療機器綜合機構(PMDA)是以「生物製劑的學名」加「依序編號」來標示,以展現生物相似藥與原廠生物製劑的相互關係。

上述規範以歐盟制定得最早也最寬鬆,台灣目前採相同標準。姜紹青副主任認為,命名規範值得再商議,國內以往用學名來命名,醫師開立化學治療處方也以學名為主,生物相似藥若採用商品名,顯然與固有習慣不符,相較之下他更推薦美國的命名規範——商品名與學名都可辨認生物相似藥。希望政府單位能與醫藥界多交流,找出各方都覺得理想的方法。

生物藥的可互換性,必須有前提

可互換性(Interchangeability)與可替代性(substitution)是藥品的兩大考量——姜紹青副主任認為,可互換性是概念,可替代性是行動,有前者的存在才會有後者的執行;李建立主任則認為,可互換性屬於醫院端,可替代性屬於藥師端。

在絕大多數國家,化學藥只要被核准即被賦予可互換性,但操作時須遵守一些規定:醫師開處方若要互換,最好先告知病人;醫師若註明不可替換,藥師調劑時不得擅自換藥;醫師若沒註明,藥師須先告知病人,在其知情且同意的情況下始可替換。

無論原廠生物製劑或生物相似藥,目前各國都不允許藥師做替代;至於互換,目前全世界逐步認同美國的規定:唯有藥廠做過互換臨床試驗,兩種藥至少兩度交換試驗並證實療效相同,才證明具有可互換性,允許醫師或藥師進行治療上的互換。

近來各國紛紛對原廠生物製劑與生物相似藥另做討論,期盼以更健全的法規來確保生物藥的發展與安全。過程中有兩件事常被熱烈辯論——

其一,假設某原廠生物製劑有A、B、C三種適應症,當專利到期,生物相似藥的臨床試驗若只做A、B兩種適應症(法規要求只要一個適應症的臨床試驗即可),可否等同獲取C適應症?舉例來說,假設某原廠生物製劑的適應症有風濕性關節炎和淋巴癌,其生物相似藥的臨床試驗只做風濕性關節炎時,是否等同擁有了淋巴癌這個適應症呢?

其二,學名藥的效果視同於原廠藥,兩者仿單(藥品說明書)大致雷同;既然生物相似藥不等同於原廠生物製劑,若直接引用仿單,合理嗎?目前全世界在這方面的規範較鬆散,加拿大是最嚴謹的,其生物相似藥的仿單仍與原廠生物製劑大致雷同,但規定須將兩者差異處清楚標註出來,尤其是副作用的部分。台灣未來要不要見賢思齊,絕對值得討論。

生物相似藥的製程、分子結構、適應症外推,這些都值得關注,亟需專業人士帶頭研討,更有賴政府嚴格把關,才能保障民眾的知藥權與選擇權。也籲請醫師與藥師一發現副作用,主動聯繫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為生物藥建立安全防護網。

 

Share Button
本篇發表於 產業訊息。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