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富雄兩大質疑 浩鼎澄清

Share Button

2016年03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浩鼎風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針對前立法委員沈富雄質疑:OBI-822提早解盲和2月初就可送出OBI-822論文摘要給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浩鼎董事長張念慈表示,1、先有論文架構再補數據,是常見醫學發表論文慣例。2、由於復發人數遠低於標準,基於照顧病患才提前解盲。

張念慈表示,由於生技、新藥和解盲及臨床試驗設計過於專業,一般人較難理解,目前礙於參加ASCO論文發表前,相關數據不能事先揭露的學術規範,無法讓社會大眾完全了解OBI-822解盲真相,未來在數據公開後,會和各界多做溝通、說明。

身陷解盲風暴的浩鼎,烽火延燒一個多月來,不僅快折損了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浩鼎經營團隊也被打得滿頭包,昨(29)日浩鼎股價更摜殺至360元,以解盲公布前一個交易日(2/19)股價681元計算,跌幅高達47.14%接近腰斬,市值縮水達548.4億元。

張念慈表示,對於申請ASCO論文發表的程序,美國臨床癌症學會網站均已詳細披露;一般論文報名截止日期是2月2日,但很多有意以ASCO為優先發表舞台的論文,可能來不及在2月2日前提出完整試驗數字,像浩鼎情況即是。

這時醫學會通常保留另一管道─a late-breaking data submission,即在2/2截止前,先遞交論文摘要的架構shell abstract,相關的最新具體數據和摘要則後送,但最遲須於3月15日前將完整內容送達。

張念慈強調,這是常見的醫學會論文發表慣例,並非沒解怎麼敢寫報告? 而且所有數據都在2/19解盲後才首度揭露,浩鼎選在2/19周五收盤後才解盲,目的即在避免數據外洩和內線交易之虞。

至於何以提早解盲?浩鼎表示,這個問題早就已經在記者會、法說會都曾經公開說明:OBI-822二/三期臨床試驗計畫在2009設計之初,是以復發人數達289人為解盲標準,如今試驗已經進行了5年半,仍然遠低於此一解盲標準,再持續下去,對於試驗中服用安慰劑的受試者並不公平,才於去年8月28日召集專家會議,聽取專家意見後,決定並於去年8月31日公告將提前解盲。

(工商時報)

Share Button
本篇發表於 浩鼎&中裕新聞事件, 產業訊息。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