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彙整:六月 2014

蘇麗媚╱「紐約時報」的創新自省

日前曝光的一份長達96頁「紐約時報」創新報告(New York Times Innovation Report 2014),紐約時報在開頭沈痛的寫下了:「在數位時代創建一個偉大的媒體十分困難,我們非常在乎觸及率和工作的影響力,但在數位的領域我們尚無法掌握關鍵的CODE,我們的競爭對手正在領先中」。這報告的內容引起了正反兩面的討論。 繼續閱讀

發表於 社會經濟 | 發表迴響

抑制近視 高醫大獨步全球

抑制近視 高醫大獨步全球 繼續閱讀

發表於 生醫新知 | 發表迴響

台灣科技業絕不能說Goodbye

台灣科技業會不會有明天,政府和業者的集體意志是關鍵所在,只要決心改變,科技業明天一定會更好,絕對不會Goodbye! 繼續閱讀

發表於 社會經濟 | 發表迴響

別短線主義 台灣需國家級智庫

我真的呼籲政府好好重視和重新啟動智庫的政策研究,為國家長遠發展作研究;我也呼籲大企業能撥出資源來支持智庫。全球最著名的智庫,例如美國的布魯金斯研究所、傳統基金會、藍德基金會、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等,都是私人捐款成立,其研究都影響了美國國家決策和外交政策。其他如南韓,大財團幾乎都成立了智庫,例如三星研究所、LG研究所的政策研究對其政府也都有一定的影響力。我們的大企業應該學習西方和南韓的企業,支持智庫從事對台灣長遠發展的政策研究,這樣的企業才會更令社會尊敬。 繼續閱讀

發表於 政治觀察, 社會經濟 | 發表迴響

美國觀察/薛瑞福:兩岸關係質變階段

美國觀察/薛瑞福:兩岸關係質變階段 繼續閱讀

發表於 政治觀察, 社會經濟 | 發表迴響

「怎麼學」比「學什麼」更重要!

前言:「台灣大學電機系讀了也未必有用!」這話,是在三十年前,畢業於台灣大學電機系的高材生李家同,一再告誡我們的道理。對知識的好奇、理解問題的能力、蒐尋資料的方法與思考邏輯的訓練。「怎麼學」比「學什麼」更重要!
繼續閱讀

發表於 社會經濟 | 發表迴響

陳立恆/品牌,「雖千萬人,吾往矣」

陳立恆/品牌,「雖千萬人,吾往矣」 繼續閱讀

發表於 社會經濟 | 發表迴響

星期透視/以「同理心」建構兩岸新關係

張志軍主任這次訪台的所見所聞,足以讓他深刻體會:為了深化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兩岸除了研商如何「共享利益」的問題,也必須思考如何「共構價值」的問題。 繼續閱讀

發表於 政治觀察, 社會經濟 | 發表迴響

愛的真諦 – 北京兒童合唱團

愛的真諦 – 北京兒童合唱團 繼續閱讀

發表於 佳文共賞, 樂音悠揚 | 發表迴響

陸學者提議:綠棄獨 陸有條件棄武

他說,「關鍵不在是否相互承認,而在承認多少?」「兩岸目前已走到在公權力和主權之間,尋找相互承認的空間」。大陸只能在「低於主權」和「高於公權力」範圍內,承認台灣當局行使權力的合法性。比例從1%到99%都有可能,就看雙方如何討價還價。 繼續閱讀

發表於 政治觀察, 社會經濟 | 發表迴響

李嘉誠畢典致詞 從失眠談理想

「無心睡眠」一題源於李嘉誠長年受失眠所困的老毛病,他以此為引子,表示最近不少朋友向他推薦各種酣眠良方,但對於早已看淡個人得失的他來說,仍有3件事情令他無法成眠:「第一,全球化的知識經濟時代,機會失衡成為新常態;第二,國家資源局限成為未來發展的難題;第三,人與人之間欠缺互信。」 繼續閱讀

發表於 社會經濟 | 發表迴響

看東看西》專欄 兩岸攜手 賺世界的錢

台灣人的矛盾: 讓資金流出去,叫做淘空台灣; 讓資金流進來,叫做買下台灣; 讓人才走出去,叫做人才外流; 讓人才走進來,叫做木馬屠城; 人家賺你的錢,叫做欺人太甚; 人家讓你賺錢,叫做收買人心。 繼續閱讀

發表於 政治觀察, 社會經濟 | 發表迴響

《愛的明信片》如何找出未來的方向?

保羅在腓立比書告訴我們,「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四章13節)。這是保羅在整個人生過程中的事上學得的祕訣。因此,在不斷的嘗試和探索中,你可以學習轉向內住在你裡面的基督,經歷祂從裡面加你能力,使你有動力;藉著這樣裡面的加力,你也能像保羅一樣,凡事都能做! 繼續閱讀

發表於 專家筆記, 洋陽專欄 | 發表迴響

怎樣才是正確的綠能概念

出處 :  CMC3242 的部落格 這幾年來,綠能的概念一直很盛行,而許多國家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社會經濟 | 發表迴響

女性在台灣的政治場域能否攀上巔峰?

  台灣有本發行量相當龐大的商業性雜誌,最近有一期的封面,拿美國前第一 … 繼續閱讀

發表於 政治觀察, 社會經濟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