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文章
- 數字台灣HD346 精準對接矽谷 台灣新創NEXT 謝金河 陳美伶 顏漏有
- 疫苗製作有多難?前線英雄吐辛酸
- 疫苗過後.疫情過?
- MIH電動車大未來!鴻海跨入造車最後一塊拼圖 劉揚偉《@老謝看世界 》2021.02.27
- 60個傳福音最常遇見的問題與解答
- 對抗新冠肺炎後半場,台灣國產疫苗進度如何?|獨立特派員 (決戰新冠病毒疫苗)
- LOVE LESSONS
- 聖經鳥瞰35 腓立比書(五)完(王生台弟兄)
- 數字台灣HD345 下一個產業革命:新能源車來臨 謝金河 楊瑞臨 沈致瑋
- 《@老謝看世界》2021.02.20 船櫃供需劇烈失衡 航運業展開報復性復甦? 顏益財
- THE MIGHTY HAND OF GOD
- 聖經鳥瞰35 腓立比書(四)(王生台弟兄)
- 數字台灣HD344 金牛獻瑞 開春投資視野 謝金河 張錫 黃顯華
- 任何的成功都是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
- 大師小傳03 李穀摩
分類
- 人物側寫 (275)
- Chang Yi Wang (7)
- 王長怡 (11)
- 公司新聞 (304)
- 生醫新知 (368)
- 專家筆記 (345)
- 產業訊息 (915)
- 浩鼎&中裕新聞事件 (10)
- 佳文共賞 (806)
- 樂音悠揚 (214)
- 社會經濟 (4,089)
- COVID-19最新動態 (103)
- 一例一休探討 (8)
- 希臘經濟 (18)
- 政治觀察 (1,669)
- 2020台灣總統大選 (65)
- 宋楚瑜五度參選 (12)
- 蔡英文博士學位真假問題 (31)
- 2016美國總統大選 (14)
- 2016台灣總統大選 (29)
- 2015馬習會相關新聞 (7)
- 中美貿易戰 (18)
- 英國公投 脫歐 (4)
- 南海主權 (12)
- 二二八事件議題探討 (4)
- 三一九槍擊案釋疑 (2)
- 2020台灣總統大選 (65)
- 環境議題 (35)
- 歷史軼聞 (499)
- 人物側寫 (275)
彙整
- 2021 年 三月 (5)
- 2021 年 二月 (23)
- 2021 年 一月 (24)
- 2020 年 十二月 (23)
- 2020 年 十一月 (22)
- 2020 年 十月 (20)
- 2020 年 九月 (25)
- 2020 年 八月 (30)
- 2020 年 七月 (37)
- 2020 年 六月 (27)
- 2020 年 五月 (26)
- 2020 年 四月 (37)
- 2020 年 三月 (64)
- 2020 年 二月 (45)
- 2020 年 一月 (42)
- 2019 年 十二月 (50)
- 2019 年 十一月 (44)
- 2019 年 十月 (50)
- 2019 年 九月 (63)
- 2019 年 八月 (28)
- 2019 年 七月 (37)
- 2019 年 六月 (33)
- 2019 年 五月 (40)
- 2019 年 四月 (33)
- 2019 年 三月 (27)
- 2019 年 二月 (14)
- 2019 年 一月 (21)
- 2018 年 十二月 (36)
- 2018 年 十一月 (25)
- 2018 年 十月 (31)
- 2018 年 九月 (32)
- 2018 年 八月 (27)
- 2018 年 七月 (29)
- 2018 年 六月 (37)
- 2018 年 五月 (30)
- 2018 年 四月 (25)
- 2018 年 三月 (44)
- 2018 年 二月 (34)
- 2018 年 一月 (37)
- 2017 年 十二月 (46)
- 2017 年 十一月 (40)
- 2017 年 十月 (52)
- 2017 年 九月 (57)
- 2017 年 八月 (55)
- 2017 年 七月 (56)
- 2017 年 六月 (47)
- 2017 年 五月 (56)
- 2017 年 四月 (60)
- 2017 年 三月 (79)
- 2017 年 二月 (69)
- 2017 年 一月 (78)
- 2016 年 十二月 (60)
- 2016 年 十一月 (75)
- 2016 年 十月 (69)
- 2016 年 九月 (69)
- 2016 年 八月 (74)
- 2016 年 七月 (61)
- 2016 年 六月 (82)
- 2016 年 五月 (102)
- 2016 年 四月 (84)
- 2016 年 三月 (95)
- 2016 年 二月 (68)
- 2016 年 一月 (93)
- 2015 年 十二月 (90)
- 2015 年 十一月 (98)
- 2015 年 十月 (76)
- 2015 年 九月 (71)
- 2015 年 八月 (82)
- 2015 年 七月 (141)
- 2015 年 六月 (115)
- 2015 年 五月 (137)
- 2015 年 四月 (107)
- 2015 年 三月 (119)
- 2015 年 二月 (84)
- 2015 年 一月 (115)
- 2014 年 十二月 (128)
- 2014 年 十一月 (115)
- 2014 年 十月 (149)
- 2014 年 九月 (99)
- 2014 年 八月 (154)
- 2014 年 七月 (141)
- 2014 年 六月 (142)
- 2014 年 五月 (139)
- 2014 年 四月 (106)
- 2014 年 三月 (128)
- 2014 年 二月 (79)
- 2014 年 一月 (85)
- 2013 年 十二月 (74)
- 2013 年 十一月 (53)
- 2013 年 十月 (60)
- 2013 年 九月 (52)
- 2013 年 八月 (19)
- 2013 年 七月 (28)
- 2013 年 六月 (11)
- 2013 年 五月 (23)
- 2013 年 四月 (3)
- 2013 年 三月 (10)
- 2013 年 二月 (15)
- 2013 年 一月 (46)
- 2012 年 十二月 (60)
其它
每月彙整:三月 2014
社論-不要忘了創造比破壞更重要
青年節剛過,雖然各界早已不熱烈紀念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但以七年級為主的台灣年輕人分別以太陽花學運與白色正義社會聯盟,熱烈表達了當代的「青年之怒」。前者佔據國會反服貿黑箱,後者則訴求理性民主,各言爾志也各有信徒,既讓沉默大眾震撼於新世代的「積怨」,也讓芸芸眾生驚訝於兩黨政治的「脆弱」。 繼續閱讀
黑白世代對抗 沉痛的台灣
在凱道數十萬人的黑衫軍之外,有一群人身穿白衣,在台北車站前向每一位路過的人高聲呼喊「還我國會」、「孩子們回家吧」等口號,他們以40至70歲中高齡居多,這些人過去努力付出曾讓台灣繁榮,不想年輕人把這個國家給毀了。 繼續閱讀
Positioning Taiwan’s Biologics Industry on the Global Map
UBI、聯亞生技與聯合生物製藥公司董事長王長怡博士於2014年2月26日受邀在臺北召開的第二屆國際生物製品大會(2nd Annual Biological World Taiwan)中,以『Positioning Taiwan’s Biologics Industry on a Global Map』為題擔任主題演講人(keynote speaker),分享她對於台灣生物製藥產業之看法與如何加速台灣生技產業站上國際舞台之建議。以下為演說簡報與內容。 繼續閱讀
冷眼集/50萬群眾 能代表全民意志?
反服貿黑衫軍上凱道,學運總指揮林飛帆拉高對抗態勢,轉變為對行政權、代議政治的挑戰。但衝破體制後要建立新秩序,除非學生打算發動體制外革命或體制內罷免總統,否則學運領袖應思考,激情過後,占領立法院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繼續閱讀
嚴長壽談思辨:青年養「四力」 擺脫操控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昨(29)日表示,針對當前兩岸服貿協議引發的社會與政治爭議,顯示台灣的產業政策必須重新制定,同時,也不需要中共讓利給台灣。 繼續閱讀
社論-民主政治成敗取決於明辨是非的能力
太陽花學運已持續13天,今天還要前進凱達格蘭大道,這讓我們聯想到,前總統李登輝於民國80年4月接受法國國際政治季刊專訪時講的一段話:「從民主的觀點而言,目前我們的社會已相當的多元化,基於國民教育、經濟水準及社會參與的提高,已具備了民主的條件。但我們深信,追求民主成敗的關鍵,一方面在於政府有沒有實行民主的誠意,另方面也要看社會大眾的民主素養,以及是不是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繼續閱讀
Pharma Executive 雜誌專訪台灣生技製藥企業先鋒 王長怡博士
Taiwan needs to originate all kinds of innovative products, because today we have none. But until we break a barrier, until we bring something revolutionary, no one will notice us. UBI and UBI Asia will be the company that truly puts Taiwan on the map. 繼續閱讀
服貿爭議釋疑 — 丘福隆作
最後,反馬人士一向用心良苦,總是在批馬之後奉勸馬總統該當如何硬 起來,變得很有能力。如今反服貿運動引起國際媒體高度關注,使馬英九得 以頂戴國際新聞焦點的光環,從容不迫地召開記者招待會,表述及回應服貿 爭議問題,從而塑造出理性堅定的總統形象。世事難料,這種物極必反般的 戲劇性變化,或許意味著台灣即將有一番嶄新的政局。 繼續閱讀
以後不要我的孩子唸社會系
業界與大學有很大的「產學差距」,學校與老師的責任除了拉近「學用落差」之外,還要教導學生用正確態度來進入社會、面對社會。當社會系的教師們鼓勵學生罷課、參與抗爭時,是否考慮到當社會學系和社會抗爭劃上等號之後,對社會系學生就業可能有的影響?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是妥協、共處以及容忍,當社會系出來的學生被標籤化為「革命無罪、造反有理」、「反社會」的革命小將,社會鬥魚,以後誰還敢與社會系的畢業生共處共事?
做為家長,我要我的孩子敬業樂群,溫柔敦厚。 繼續閱讀
集會自由需要公民素養
就在眾多學生走上街頭、占領國會,對立法院處理兩岸服貿協議表示不滿之際,司法院大法官上周異常巧合地對保障集會示威權利作出了釋字七一八號解釋,認定「偶發性」或「緊急性」的集會遊行,無須申請許可,可以逕行發動。 繼續閱讀
《愛的明信片》情緒反覆,容易觸景生情陷入黑暗,該怎麼辦?
觸景生情是人之常情,你願意在這件事上向神禱告是很寶貴的。其實,你的經歷是初信的基督徒常見的現象;因為成為基督徒不僅是信仰的事,更是生命的事。既然是生命的事,就非常講究生態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