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文章
- 英國MHRA查廠圓滿結束, 聯亞生技就UB-612新冠疫苗立即向臺灣衛福部提出新藥查驗登記 (BLA)申請
- 【中文發音】重生的意義|生命的觸動 查爾斯史丹利 Charles Stanley
- 1896年,《紐約時報》專訪李鴻章,現在看來,依然后背發涼
- 【中文發音】浪子沉淪之路|生命的觸動 查爾斯史丹利 Charles Stanley
- 倚靠神走過黑暗|生命的觸動 查爾斯史丹利 Charles Stanley
- DNA animation
- 聖誕節教導我們給予|生命的觸動 查爾斯史丹利 Charles Stanley
- 60個傳福音最常遇見的問題與解答
- 神是我們的好牧人|生命的觸動 查爾斯史丹利 Charles Stanley
- 認識聖潔的神|生命的觸動 查爾斯史丹利 Charles Stanley
- 走主的路: 讚揚一個順服的生命(下) | 生命的觸動 查爾斯史丹利
- 走主的路: 讚揚一個順服的生命(上) | 生命的觸動 查爾斯史丹利
- 良善的神 | 生命的觸動 查爾斯史丹利
- 專訪|朱嘉明:我們正向平行或多維並行的世界轉型
- 神的偉大 | 生命的觸動 查爾斯史丹利
分類
- 人物側寫 (279)
- Chang Yi Wang (9)
- 王長怡 (14)
- 公司新聞 (372)
- Vaxxinity背景報導 (5)
- 生醫新知 (413)
- 專家筆記 (370)
- 產業訊息 (953)
- 浩鼎&中裕新聞事件 (10)
- 佳文共賞 (809)
- 樂音悠揚 (230)
- 社會經濟 (4,716)
- COVID-19最新動態 (189)
- 一例一休探討 (8)
- 希臘經濟 (18)
- 政治觀察 (1,908)
- 2020台灣總統大選 (34)
- 宋楚瑜五度參選 (12)
- 2016美國總統大選 (14)
- 2016台灣總統大選 (29)
- 2015馬習會相關新聞 (7)
- 中美貿易戰 (18)
- 英國公投 脫歐 (4)
- 南海主權 (12)
- 二二八事件議題探討 (4)
- 三一九槍擊案釋疑 (2)
- 2020台灣總統大選 (34)
- 環境議題 (36)
- 歷史軼聞 (667)
- 人物側寫 (279)
彙整
- 2023 年 十一月 (8)
- 2023 年 十月 (5)
- 2023 年 九月 (7)
- 2023 年 八月 (7)
- 2023 年 七月 (14)
- 2023 年 六月 (8)
- 2023 年 五月 (18)
- 2023 年 四月 (22)
- 2023 年 三月 (22)
- 2023 年 二月 (21)
- 2023 年 一月 (21)
- 2022 年 十二月 (33)
- 2022 年 十一月 (28)
- 2022 年 十月 (44)
- 2022 年 九月 (25)
- 2022 年 八月 (19)
- 2022 年 七月 (21)
- 2022 年 六月 (27)
- 2022 年 五月 (38)
- 2022 年 四月 (26)
- 2022 年 三月 (30)
- 2022 年 二月 (25)
- 2022 年 一月 (29)
- 2021 年 十二月 (25)
- 2021 年 十一月 (20)
- 2021 年 十月 (22)
- 2021 年 九月 (20)
- 2021 年 八月 (33)
- 2021 年 七月 (21)
- 2021 年 六月 (42)
- 2021 年 五月 (20)
- 2021 年 四月 (17)
- 2021 年 三月 (26)
- 2021 年 二月 (19)
- 2021 年 一月 (19)
- 2020 年 十二月 (19)
- 2020 年 十一月 (17)
- 2020 年 十月 (16)
- 2020 年 九月 (23)
- 2020 年 八月 (26)
- 2020 年 七月 (34)
- 2020 年 六月 (21)
- 2020 年 五月 (21)
- 2020 年 四月 (33)
- 2020 年 三月 (59)
- 2020 年 二月 (41)
- 2020 年 一月 (35)
- 2019 年 十二月 (45)
- 2019 年 十一月 (40)
- 2019 年 十月 (34)
- 2019 年 九月 (42)
- 2019 年 八月 (24)
- 2019 年 七月 (33)
- 2019 年 六月 (29)
- 2019 年 五月 (39)
- 2019 年 四月 (33)
- 2019 年 三月 (27)
- 2019 年 二月 (14)
- 2019 年 一月 (21)
- 2018 年 十二月 (36)
- 2018 年 十一月 (25)
- 2018 年 十月 (31)
- 2018 年 九月 (32)
- 2018 年 八月 (27)
- 2018 年 七月 (29)
- 2018 年 六月 (37)
- 2018 年 五月 (30)
- 2018 年 四月 (25)
- 2018 年 三月 (44)
- 2018 年 二月 (34)
- 2018 年 一月 (37)
- 2017 年 十二月 (46)
- 2017 年 十一月 (40)
- 2017 年 十月 (52)
- 2017 年 九月 (57)
- 2017 年 八月 (55)
- 2017 年 七月 (56)
- 2017 年 六月 (47)
- 2017 年 五月 (56)
- 2017 年 四月 (60)
- 2017 年 三月 (79)
- 2017 年 二月 (69)
- 2017 年 一月 (78)
- 2016 年 十二月 (60)
- 2016 年 十一月 (75)
- 2016 年 十月 (69)
- 2016 年 九月 (69)
- 2016 年 八月 (74)
- 2016 年 七月 (61)
- 2016 年 六月 (82)
- 2016 年 五月 (102)
- 2016 年 四月 (84)
- 2016 年 三月 (95)
- 2016 年 二月 (68)
- 2016 年 一月 (93)
- 2015 年 十二月 (90)
- 2015 年 十一月 (98)
- 2015 年 十月 (76)
- 2015 年 九月 (71)
- 2015 年 八月 (82)
- 2015 年 七月 (141)
- 2015 年 六月 (115)
- 2015 年 五月 (137)
- 2015 年 四月 (107)
- 2015 年 三月 (119)
- 2015 年 二月 (84)
- 2015 年 一月 (115)
- 2014 年 十二月 (128)
- 2014 年 十一月 (115)
- 2014 年 十月 (149)
- 2014 年 九月 (99)
- 2014 年 八月 (154)
- 2014 年 七月 (141)
- 2014 年 六月 (142)
- 2014 年 五月 (139)
- 2014 年 四月 (106)
- 2014 年 三月 (128)
- 2014 年 二月 (79)
- 2014 年 一月 (85)
- 2013 年 十二月 (74)
- 2013 年 十一月 (53)
- 2013 年 十月 (60)
- 2013 年 九月 (52)
- 2013 年 八月 (19)
- 2013 年 七月 (28)
- 2013 年 六月 (11)
- 2013 年 五月 (23)
- 2013 年 四月 (3)
- 2013 年 三月 (10)
- 2013 年 二月 (15)
- 2013 年 一月 (46)
- 2012 年 十二月 (60)
其它
每月彙整:二月 2013
愛滋疫情激發新藥渴求
近兩年,全球領先的500強暢銷藥物中,抗HIV藥物已有20個品種。其中,處於平穩增長的品種的10個藥物,占總體市場的83%,同比上一年增長了24.96%。
分析表明,療效較好的複方製劑逐漸主導市場;副作用較大、病人耐受性較差的藥物已處於負增長態勢。據國外分析預測,到2017年,抗HIV藥物市場將穩步達到150多億美元的用藥水平。
繼續閱讀
學界領袖哪裡去了?(周成功 教授)
二個月前就聽到國科會內部傳出的消息,因為Top down的大計畫耗掉太多資源,以致於今年支持大學研究計畫的各學術處的經費將大幅縮水。面對這樣的傳言,學界整體的反應是冷漠。上位者,沒有人出面澄清或關切;而下面的學者,也僅能私下表達關切與不滿,大家普遍的心態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無力感。 到了六月底,研究計畫獎助的結果出爐,果然不出所料,計畫通過率從過去的百分之四十大幅滑落到百分之三十。而核准三年期計畫的比例也掉到歷史新低,其他像研究生薪資與博士後研究員的名額也突然加上各種限制 繼續閱讀
國王的新衣(周成功)
我認為結合學界精英來提昇生技產業是行不通的,一來他們沒有實務經驗,再來他們沒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與壓力。這些不是院長就是校長,不是校長就是所長的學界精英,全職的投入尚且不能保證成事,何況多數人只是「玩票」而沒有人需要為計畫的成敗負責! 繼續閱讀
觀念平台-國科會的一小步 [周成功 教授]
當國家能投注科技研究的資源愈來愈受限,而研究與創新又是社會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石,必須受到某種程度的保障時,研究資源的使用,就更需要講求效率了。一些商業經營的管理模式適切的介入,恐怕有其必要。試想那一家公司的股東,會放心把一個投資上百億的公司運作,交給一個兼差不必負責的總經理去經營?
繼續閱讀
為台灣產業打基礎 技術處要看得更遠-專訪技術處長吳明機 [文/何佩珊 ]
我希望將來科專也能夠做產、官、學界三方的整合,整合成一個團隊,就像學研計畫一樣。」吳明機說。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認為,協調能力、長遠的視野、執行力、國際化和兩岸關係是技術處必須要面對的幾大挑戰。尤其在兩岸合作方面,他強調台灣絕不能只是一味的做科技保護,而應該適度平衡兩岸資源。以車載資通訊產業來說,就會是兩岸資源互補,共同發展的好機會。
繼續閱讀
La Vergine Degli Angeli (Maastricht 2008)-Andre Rieu
La Vergine Degli Angeli (Maastricht 2008)-Andre Rieu 繼續閱讀
掌握黃金療法 生醫業關鍵契機(專訪林榮景董事長) [工商時報 2013-02-04]
生技業和電子業很大的不同點是,大部份電子業把費用資產化,而生技業是把資產費用化,我在整理公司,就很明確要做什麼?然後再讓產銷研發財的組織配置適當化,適當化後費用自然會大幅度下跌,接著專注核心能力及成敗關鍵因子,如此自然讓公司有正向現金流,最後才是推向國際化,因為生醫界講究速度和氣長。 繼續閱讀
[聯合報新聞]農業高峰論壇 兩岸簽21合作項目
海峽現代農業高峰論壇4日在廈門舉行,以兩岸現代農業深度合作為主題,就海峽生態農業經濟區、農村科技服務綜合體、海峽農研院發展方向等議題,進行深入研討。
中新社報導,高峰論壇上,兩岸農業科技人士簽署了生物育種、碳匯交易、創意農業、萬村科技服務、農業雲端計算、茶葉電子鼻、食品交易所、中藥產業園等21個合作項目,以兩岸共建的海峽現代農業研究院為平台,加強尖端科技創新研發,孵化深度合作的產業集群,引領發展趨勢。 繼續閱讀
我見我思-我們要的不只是台灣之光 [中國時報]
我們從來不缺漂亮的口號,問題是怎麼做?如何找資源?以及整個社會願不願意信賴、願不願意等?尤其是教育及文化政策,很難看到立即的成效,既是百年大計,做個兩年喊停,跟做五年、十年喊停是一樣的,半途而廢,等於沒做。
繼續閱讀
顛覆教育百年現場 全球潮學習 [2013年2月號《數位時代》文摘]
不用出國、免繳學費,在家就能念國際頂尖大學。
網路+多媒體+社群+頂尖名校+自主學習,打破教室圍牆、跨越國界限制,大規模網路開放課程正夯。
全新學習型態,強化個人職場競爭力,全新獲利模式,帶來產業版圖大挪移。
教育現場正進行一場大革命,不加入,就落伍!
Google看台灣:青年大有可為 [社論]
谷歌(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台灣社會近期似乎過度沒信心,全球的資訊產業都在「典範轉移」,但不要因為我們的資優生─硬體產業遇到了挫折,就覺得它沒有未來,其實只是成長平緩。硬體仍然是台灣最有優勢的地方,不要誤判。 繼續閱讀
不是批評者說了算 [新聞]
真正的榮耀或功勞,應該是屬於真正在競技場裡面的人,也就是說,實實在在做事的人,真正在競技場裡面,替大家努力的人,也許滿臉都沾滿了汗水和血,但是值得真正得到credit的人。
在英文世界裡,形容一個人是「the man in the arena」,表示這個人是具有勇氣的、專業的、具有堅定的毅力, 繼續閱讀
民主的虛榮與民主的光榮[作者:章程]
來台灣的許多大陸人,陸生或者陸客,經常會聽到台灣人興致勃勃地聊起台灣的民主選舉、民意呈現以及政黨政治。在民主化的今天,之所以每次選舉還會一再出現感動人心的場面,我想不僅是因為台灣人一向情感細膩,更是因為不論對於知識分子還是普羅大眾,台灣的民主記憶都飽含他們切實的痛苦與驕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