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文章
- 戰勝過去的傷害 | 生命的觸動 查爾斯史丹利
- 60個傳福音最常遇見的問題與解答
- 數字台灣HD460泰國經濟新戰略 謝金河 鍾國松 曹世忠
- 《 @CEOHSIEH 》2023.05.27 NVIDIA成救世主!台積營收超甜?獨家專訪陸行之
- 發揮屬靈影響力的條件 | 生命的觸動 查爾斯史丹利
- 歷久不衰的畢業祝福!賈伯斯、馬斯克等5大經典致詞
- 黃仁勳:未來10年內 我們產業將取代逾1兆美元的世界傳統電腦
- 從來反對「北約東擴」的基辛格為何轉軚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
- 吃香腸不運動!美前國務卿季辛吉過百歲生日 兒談長壽秘訣:好奇心與使命感
- 數字台灣HD459台灣餐飲闖天下 建構美食新強國 謝金河 王耀輝 鍾紀銘
- 《@CEOHSIEH 》2023.05.20 泰大選變天逼經濟與外交轉向?「台美貿易倡議」保障供應鏈關鍵要角? 顏慧欣、洪耀南
- 從工作中得到最大益處 | 生命的觸動 查爾斯史丹利
- 數字台灣HD458對華戰略 歐盟重新校準 謝金河 呂慶龍 徐佳青
- 《@CEOHSIEH 》2023.05.13 美中對抗進入深水區?翻轉台韓產業競合態勢? 黃欽勇
- 史上最重要的一刻 | 生命的觸動 查爾斯史丹利
分類
- 人物側寫 (279)
- Chang Yi Wang (9)
- 王長怡 (14)
- 公司新聞 (370)
- Vaxxinity背景報導 (5)
- 生醫新知 (413)
- 專家筆記 (370)
- 產業訊息 (953)
- 浩鼎&中裕新聞事件 (10)
- 佳文共賞 (809)
- 樂音悠揚 (229)
- 社會經濟 (4,672)
- COVID-19最新動態 (186)
- 一例一休探討 (8)
- 希臘經濟 (18)
- 政治觀察 (1,898)
- 2020台灣總統大選 (34)
- 宋楚瑜五度參選 (12)
- 2016美國總統大選 (14)
- 2016台灣總統大選 (29)
- 2015馬習會相關新聞 (7)
- 中美貿易戰 (18)
- 英國公投 脫歐 (4)
- 南海主權 (12)
- 二二八事件議題探討 (4)
- 三一九槍擊案釋疑 (2)
- 2020台灣總統大選 (34)
- 環境議題 (36)
- 歷史軼聞 (638)
- 人物側寫 (279)
彙整
- 2023 年 六月 (2)
- 2023 年 五月 (18)
- 2023 年 四月 (22)
- 2023 年 三月 (22)
- 2023 年 二月 (21)
- 2023 年 一月 (21)
- 2022 年 十二月 (33)
- 2022 年 十一月 (28)
- 2022 年 十月 (44)
- 2022 年 九月 (25)
- 2022 年 八月 (19)
- 2022 年 七月 (21)
- 2022 年 六月 (27)
- 2022 年 五月 (38)
- 2022 年 四月 (26)
- 2022 年 三月 (30)
- 2022 年 二月 (25)
- 2022 年 一月 (29)
- 2021 年 十二月 (25)
- 2021 年 十一月 (20)
- 2021 年 十月 (22)
- 2021 年 九月 (20)
- 2021 年 八月 (33)
- 2021 年 七月 (21)
- 2021 年 六月 (42)
- 2021 年 五月 (20)
- 2021 年 四月 (17)
- 2021 年 三月 (26)
- 2021 年 二月 (19)
- 2021 年 一月 (19)
- 2020 年 十二月 (19)
- 2020 年 十一月 (17)
- 2020 年 十月 (16)
- 2020 年 九月 (23)
- 2020 年 八月 (26)
- 2020 年 七月 (34)
- 2020 年 六月 (21)
- 2020 年 五月 (21)
- 2020 年 四月 (33)
- 2020 年 三月 (59)
- 2020 年 二月 (41)
- 2020 年 一月 (35)
- 2019 年 十二月 (45)
- 2019 年 十一月 (40)
- 2019 年 十月 (34)
- 2019 年 九月 (42)
- 2019 年 八月 (24)
- 2019 年 七月 (33)
- 2019 年 六月 (29)
- 2019 年 五月 (39)
- 2019 年 四月 (33)
- 2019 年 三月 (27)
- 2019 年 二月 (14)
- 2019 年 一月 (21)
- 2018 年 十二月 (36)
- 2018 年 十一月 (25)
- 2018 年 十月 (31)
- 2018 年 九月 (32)
- 2018 年 八月 (27)
- 2018 年 七月 (29)
- 2018 年 六月 (37)
- 2018 年 五月 (30)
- 2018 年 四月 (25)
- 2018 年 三月 (44)
- 2018 年 二月 (34)
- 2018 年 一月 (37)
- 2017 年 十二月 (46)
- 2017 年 十一月 (40)
- 2017 年 十月 (52)
- 2017 年 九月 (57)
- 2017 年 八月 (55)
- 2017 年 七月 (56)
- 2017 年 六月 (47)
- 2017 年 五月 (56)
- 2017 年 四月 (60)
- 2017 年 三月 (79)
- 2017 年 二月 (69)
- 2017 年 一月 (78)
- 2016 年 十二月 (60)
- 2016 年 十一月 (75)
- 2016 年 十月 (69)
- 2016 年 九月 (69)
- 2016 年 八月 (74)
- 2016 年 七月 (61)
- 2016 年 六月 (82)
- 2016 年 五月 (102)
- 2016 年 四月 (84)
- 2016 年 三月 (95)
- 2016 年 二月 (68)
- 2016 年 一月 (93)
- 2015 年 十二月 (90)
- 2015 年 十一月 (98)
- 2015 年 十月 (76)
- 2015 年 九月 (71)
- 2015 年 八月 (82)
- 2015 年 七月 (141)
- 2015 年 六月 (115)
- 2015 年 五月 (137)
- 2015 年 四月 (107)
- 2015 年 三月 (119)
- 2015 年 二月 (84)
- 2015 年 一月 (115)
- 2014 年 十二月 (128)
- 2014 年 十一月 (115)
- 2014 年 十月 (149)
- 2014 年 九月 (99)
- 2014 年 八月 (154)
- 2014 年 七月 (141)
- 2014 年 六月 (142)
- 2014 年 五月 (139)
- 2014 年 四月 (106)
- 2014 年 三月 (128)
- 2014 年 二月 (79)
- 2014 年 一月 (85)
- 2013 年 十二月 (74)
- 2013 年 十一月 (53)
- 2013 年 十月 (60)
- 2013 年 九月 (52)
- 2013 年 八月 (19)
- 2013 年 七月 (28)
- 2013 年 六月 (11)
- 2013 年 五月 (23)
- 2013 年 四月 (3)
- 2013 年 三月 (10)
- 2013 年 二月 (15)
- 2013 年 一月 (46)
- 2012 年 十二月 (60)
其它
分類彙整:2016台灣總統大選
英國獨立報:國民黨真的沒發現台灣人想擺脫共產陰影重塑自我的決心
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並非外媒裡面,最早發布「蔡英文當選台灣首位女性總統」的國際媒體;卻是第一家能夠精準掌握,執政黨KMT為何敗選的關鍵原因者。獨立報指出,KMT這次大敗,從表層原因來看,似乎是馬英九無力讓台灣經濟起死回生;深層挖掘,即可發現,台灣歷經近30年的民主化發展進程,已經尋著自己的立足根基,人們希望走出海峽對岸共產政權的威脅陰影,重塑自己截然不同的國家認同思想。KMT並沒有察覺此一變化趨勢,還繼續站在「台灣認同」亮光的對立面,以致陷入無力自救,飽嘗敗選殘局。 繼續閱讀
發表於 2016台灣總統大選, 政治觀察, 社會經濟
發表迴響
多维社论:向前看,接受蔡英文的积极转变
2016年台湾总统大选揭晓,民进党籍候选人蔡英文以超过689万票,56%的得票率当选成为台湾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这一数字比国民党籍候选人朱立伦多出308万张,超过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票数总和。 繼續閱讀
發表於 2016台灣總統大選, 人物側寫, 政治觀察, 社會經濟
發表迴響
日媒:蔡英文几起几落 曾受父親指點
台灣大選1月16日揭曉,最大的在野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以壓倒優勢获勝,民進黨時隔8年重新掌握政權;台灣也誕生了首位女性總統,蔡英文及她的新政府受到國際社會注目,日媒近日綜合其生平經历和性格做出了評述。 繼續閱讀
發表於 2016台灣總統大選, 人物側寫, 政治觀察, 社會經濟
發表迴響
法媒:蔡英文與世界其他女性領導人不同
台灣的總統大選結果明朗,法國解放報以快訊報導指出,民主進步黨籍候選人蔡英文拿下過半選票,她不像其他女性領導者,她「不是誰的女兒或寡婦,也不是誰的妻子」。 繼續閱讀
發表於 2016台灣總統大選, 政治觀察, 社會經濟
發表迴響
徐欣瑩:國際已原力覺醒 我們不要執迷不醒
中選會舉辦的副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今晚登場,親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徐欣瑩首輪發言用年輕流行用語開場,她說,「國際已走向原力覺醒,我們還是執迷不醒」,她要呼籲兩大黨「不要鬥、不要鬥、不要鬥」,因為很重要,所以說3次,應該醒一醒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繼續閱讀
發表於 2016台灣總統大選, 政治觀察, 社會經濟
發表迴響
陳建仁催票:國會不過半 改革剩一半
中選會今舉辦副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陳建仁除主打政見牌外,也對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及政黨票全力「催票」,同時不忘回擊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王如玄對民進黨的基本工資、美豬議題「貼標籤」。 繼續閱讀
發表於 2016台灣總統大選, 政治觀察, 社會經濟
發表迴響
王如玄:蔡英文不敢對勞工作任何承諾
中選會今天舉行副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王如玄表示,如果當選副總統,可以協助總統的是,扮演一個互補、關照弱勢,扮演橋樑的角色,促成經濟成長與合理分配並重。 繼續閱讀
發表於 2016台灣總統大選, 政治觀察, 社會經濟
發表迴響
宋楚瑜結辯:點醒千瘡百孔的台灣 找回驕傲
第2場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今天登場,宋楚瑜結辯時表示必須放下藍綠,點亮之前先點醒台灣,找回台灣人的驕傲。
主持人蔡主席、朱主席,各位親愛的鄉親。
站在這邊,聽到他們兩位總統候選人談話,內心有無限感嘆。
剛剛蔡主席特別提到台灣走出戒嚴的那段事情,我是身歷其境的人,我這一生在台灣從政將近40年,八個字來形容,走出戒嚴走向民主。 繼續閱讀
發表於 2016台灣總統大選, 政治觀察, 社會經濟
發表迴響
辯論會側記》詰問犀利、砲火猛烈 朱立倫儼然已成稱職在野黨
投票日倒數2週,最後一場總統候選人辯論會終於結束。或許是佔上風的一方無心糾纏,居劣勢的一方無力重擊,辯論會有砲火、沒交鋒,淪為一場無關緊要的口舌之爭。而一場辯論會喊了近50次「蔡主席」的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論述自己的政策少、抨擊蔡英文的政策多,錯失了以政策打動選民的機會,面對尚未當選的對手,寧可選擇扮演力行「嚴格監督」的在野黨角色。 繼續閱讀
發表於 2016台灣總統大選, 政治觀察, 社會經濟
發表迴響
風評:連罵人都不準備的蔡英文所透露的訊息
總統大選倒數兩星期,第二場總統電視辯論結束,比第一場更聚焦,關心者卻更少,這也不意外,執政的一方、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火力四射,但沒太多迴響,因為於扭轉選局無關;最有當選機率的一方、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形同毫無準備就上陣,面對攻擊或政策主張,不是迴避就是懶得理,她寧可趕緊結束辯論會,趕兩場群眾熱情洋溢的造勢大會,辯論會好好壞壞,根本不在她考量之列,情勢已經明朗;盡心盡力「陪唱」的親民聯盟候選人宋楚瑜,能得到最好的結果就是選票不要比二0一二年更少。 繼續閱讀
發表於 2016台灣總統大選, 政治觀察, 社會經濟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