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文章
- 《 @CEOHSIEH 》2023.03.18 台灣搶電大作戰 再生能源加入「供電陣容」 曾文生
- 我學到的功課 | 生命的觸動 查爾斯史丹利
- 聖經鳥瞰40 啓示錄所啓示的召會歷史(二)(王生台弟兄)
- 數字台灣HD449傳播我的故事 中國兩會看點 謝金河 沈棟
- 美國的這件大事,不容忽視的五個後果
- 《@CEOHSIEH 》2023.03.11 李克強畢業報告保5悲觀?台積赴美不惜成本的代工實驗? 陳松興、王安亞
- 不隨世俗的潮流 | 生命的觸動 查爾斯史丹利
- 聖經鳥瞰40 啓示錄所啓示的召會歷史 (一)(王生台弟兄)
- 數字台灣HD448軍工產業新局:無人機 謝金河 羅正方 陳冠如
- 《 @CEOHSIEH 》2023.03.04 不畏通膨廣越創最強獲利 成衣代工搶灘越南下一局? 吳朝筆
- 傳遞神的賜福 | 生命的觸動 查爾斯史丹利
- 聖經鳥瞰39 彼得前後書(五)完(王生台弟兄)
- 數字台灣HD447助力或危機? ChatGPT完整盤點 謝金河 楊立偉 蔡明順
- 60個傳福音最常遇見的問題與解答
- 新冠病毒肺炎肆虐,美國終於知道生物戰爭的可怕了!
分類
- 人物側寫 (279)
- Chang Yi Wang (9)
- 王長怡 (14)
- 公司新聞 (370)
- Vaxxinity背景報導 (5)
- 生醫新知 (413)
- 專家筆記 (370)
- 產業訊息 (952)
- 浩鼎&中裕新聞事件 (10)
- 佳文共賞 (809)
- 樂音悠揚 (226)
- 社會經濟 (4,625)
- COVID-19最新動態 (184)
- 一例一休探討 (8)
- 希臘經濟 (18)
- 政治觀察 (1,875)
- 2020台灣總統大選 (34)
- 宋楚瑜五度參選 (12)
- 2016美國總統大選 (14)
- 2016台灣總統大選 (29)
- 2015馬習會相關新聞 (7)
- 中美貿易戰 (18)
- 英國公投 脫歐 (4)
- 南海主權 (12)
- 二二八事件議題探討 (4)
- 三一九槍擊案釋疑 (2)
- 2020台灣總統大選 (34)
- 環境議題 (36)
- 歷史軼聞 (625)
- 人物側寫 (279)
彙整
- 2023 年 三月 (14)
- 2023 年 二月 (21)
- 2023 年 一月 (21)
- 2022 年 十二月 (33)
- 2022 年 十一月 (28)
- 2022 年 十月 (44)
- 2022 年 九月 (25)
- 2022 年 八月 (19)
- 2022 年 七月 (21)
- 2022 年 六月 (27)
- 2022 年 五月 (38)
- 2022 年 四月 (26)
- 2022 年 三月 (30)
- 2022 年 二月 (25)
- 2022 年 一月 (29)
- 2021 年 十二月 (25)
- 2021 年 十一月 (20)
- 2021 年 十月 (22)
- 2021 年 九月 (20)
- 2021 年 八月 (33)
- 2021 年 七月 (21)
- 2021 年 六月 (42)
- 2021 年 五月 (20)
- 2021 年 四月 (17)
- 2021 年 三月 (26)
- 2021 年 二月 (19)
- 2021 年 一月 (19)
- 2020 年 十二月 (19)
- 2020 年 十一月 (17)
- 2020 年 十月 (16)
- 2020 年 九月 (23)
- 2020 年 八月 (26)
- 2020 年 七月 (34)
- 2020 年 六月 (21)
- 2020 年 五月 (21)
- 2020 年 四月 (33)
- 2020 年 三月 (59)
- 2020 年 二月 (41)
- 2020 年 一月 (35)
- 2019 年 十二月 (45)
- 2019 年 十一月 (40)
- 2019 年 十月 (34)
- 2019 年 九月 (42)
- 2019 年 八月 (24)
- 2019 年 七月 (33)
- 2019 年 六月 (29)
- 2019 年 五月 (39)
- 2019 年 四月 (33)
- 2019 年 三月 (27)
- 2019 年 二月 (14)
- 2019 年 一月 (21)
- 2018 年 十二月 (36)
- 2018 年 十一月 (25)
- 2018 年 十月 (31)
- 2018 年 九月 (32)
- 2018 年 八月 (27)
- 2018 年 七月 (29)
- 2018 年 六月 (37)
- 2018 年 五月 (30)
- 2018 年 四月 (25)
- 2018 年 三月 (44)
- 2018 年 二月 (34)
- 2018 年 一月 (37)
- 2017 年 十二月 (46)
- 2017 年 十一月 (40)
- 2017 年 十月 (52)
- 2017 年 九月 (57)
- 2017 年 八月 (55)
- 2017 年 七月 (56)
- 2017 年 六月 (47)
- 2017 年 五月 (56)
- 2017 年 四月 (60)
- 2017 年 三月 (79)
- 2017 年 二月 (69)
- 2017 年 一月 (78)
- 2016 年 十二月 (60)
- 2016 年 十一月 (75)
- 2016 年 十月 (69)
- 2016 年 九月 (69)
- 2016 年 八月 (74)
- 2016 年 七月 (61)
- 2016 年 六月 (82)
- 2016 年 五月 (102)
- 2016 年 四月 (84)
- 2016 年 三月 (95)
- 2016 年 二月 (68)
- 2016 年 一月 (93)
- 2015 年 十二月 (90)
- 2015 年 十一月 (98)
- 2015 年 十月 (76)
- 2015 年 九月 (71)
- 2015 年 八月 (82)
- 2015 年 七月 (141)
- 2015 年 六月 (115)
- 2015 年 五月 (137)
- 2015 年 四月 (107)
- 2015 年 三月 (119)
- 2015 年 二月 (84)
- 2015 年 一月 (115)
- 2014 年 十二月 (128)
- 2014 年 十一月 (115)
- 2014 年 十月 (149)
- 2014 年 九月 (99)
- 2014 年 八月 (154)
- 2014 年 七月 (141)
- 2014 年 六月 (142)
- 2014 年 五月 (139)
- 2014 年 四月 (106)
- 2014 年 三月 (128)
- 2014 年 二月 (79)
- 2014 年 一月 (85)
- 2013 年 十二月 (74)
- 2013 年 十一月 (53)
- 2013 年 十月 (60)
- 2013 年 九月 (52)
- 2013 年 八月 (19)
- 2013 年 七月 (28)
- 2013 年 六月 (11)
- 2013 年 五月 (23)
- 2013 年 四月 (3)
- 2013 年 三月 (10)
- 2013 年 二月 (15)
- 2013 年 一月 (46)
- 2012 年 十二月 (60)
其它
分類彙整:李光耀新聞集錦
變孤島為樂園-李光耀其人其事
對於李光耀先生諸多治國理念、領導哲學以及國際觀心有戚戚焉的生醫企業家王長怡博士(筆名王文慶),在1990-1993年時間為開拓美國聯合生物醫學公司(UBI)的HIV及HCV血液檢測試劑於東南亞市場,數次造訪新加坡深度考察,對於1991年時新加坡的經濟環境與國家治理成效相當讚賞,並在研讀相關資料之後將自己第一手觀察新加坡的心得寫成『變孤島為樂園-李光耀其人其事』一文發表於其父所創辦的中外雜誌49卷6期292號,民國80年6月號,現摘錄與讀者分享。 繼續閱讀
李顯龍:父親一生都為新加坡而活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今(29)日下午在其父親──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的葬禮上致詞悼念他說,李光耀過世後的這個星期「對新加坡來說,是黑暗的一周。」這個一直以來指引大家前進的光芒熄滅了,「我們失去了我們的父親李光耀,他一生都在為新加坡而活。」 繼續閱讀
從個人的成長經歷與生活感悟,思考李光耀的治國之道與政策
作者李慧敏從一個普通新加坡人的角度,通過夾敘夾議的方式,書寫在李光耀時代的成長經歷,為大家呈現一個不一樣的「新加坡故事」──一個新加坡平民的新加坡故事。這個故事沒有血淚,卻包含了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繼續閱讀
資深記者王銘義專欄-李光耀對民進黨的忠告
新加坡政府29日將為其建國總理李光耀舉辦國葬,新加坡並邀請我國前副總統連戰、蕭萬長、前閣揆郝柏村,以及蘇貞昌出席喪禮。曾任民進黨主席的蘇貞昌名列邀請名單,讓外界對李光耀與民進黨人士的交往歷程,備感好奇。 繼續閱讀
台灣想效法新加坡,卻忘了李光耀獨裁的代價
無疑的,李光耀造就了今日的新加坡,憑藉著他強大的意志力與在政治上的絕對獨裁,讓新加坡完全按照他的規劃在世界上有了自己的地位。李光耀認為新加坡是成功的,但新加坡是否成功,恐怕不是李光耀一個人說了算。就經濟層面來說,或許沒有多少人會認為新加坡不理想,但是就人權、民主或自由這些價值來看,也沒有多少人會認為新加坡在過去半個世紀有取得一絲一毫的進展。 繼續閱讀
台灣需要一個李光耀
李光耀過世,舉世哀悼。一個面積排名全球第190、人口排名第114的國家領袖,卻能夠享有這樣的殊榮,在歷史上絕無僅有。原因當在於,李光耀主政時不計毀譽,只要胸有定見,雖千萬人吾往矣,對照現在的台灣,豈不是也需要一個像他這樣的領袖人物? 繼續閱讀
李光耀唯一懸念,經濟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病危,隨時可能告別他以鐵血意志締造的新加坡。他曾說:「如果發現情勢不對,即使躺在病床上或者已進入墳墓,我都會跳起來干預。」如果老天允許,也許李光耀真的會起來過問早已和他血肉相連、難分難捨的新加坡政事。 繼續閱讀
林金源專欄-領導台灣的如果是李光耀
李氏領導星國半世紀,不僅奠定該國法治、富裕、文明的基礎,他對國際事務的觀點與作為,更引起各國領袖的讚賞。因為李光耀,星國贏取遠超過它人口、面積所應有的國際地位與矚目。李氏終將遠去,但他已把星國帶上軌道。即便後李時代,新加坡仍是讓人尊敬的進步國家。 繼續閱讀
李光耀菁英治理 更適合台灣
領導台灣的如果是李光耀,困擾數十年的統獨爭議,絕不會發生。反之,引導大陸發展的,可能就是大膽西進的台灣人。李光耀在他的新作《觀天下》中曾說:「台灣與大陸的重新統一是時間的問題,這是任何國家無法阻擋的」,而「去中國化」,「只能使台灣人在重新統一實際發生時更加痛苦!」 繼續閱讀
力推雙語 李光耀自豪:建國基石
今年為新加坡建國50周年,李光耀的一生就是新加坡建國史,他以強勢魄力帶領新加坡在2013年WEF全球競爭力評比排名世界第2、國民所得排名世界第8,台灣甫推出他的自傳《李光耀回憶錄》,著重他所自豪並稱為建國基石的雙語政策。 繼續閱讀